近年來,裝配式建筑在我國進入快速上升通道,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7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從43.2億元,逐步增長到462.3億元,7年間同比增幅達970.14%,市場前景十分誘人。
裝配式建筑是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這種建筑的優點是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并可提高建筑質量,具有節水80%,節能70%,節時70%,建設周期短,低碳環保、減少85%建筑垃圾的優點。
裝配式建筑集成了材料生產企業、構件生產企業、設計單位、開發單位、建筑企業等相關企業,促進了上下游產業鏈的聯動發展。這其中,已經不再單獨列示陶瓷衛浴產品。
作為裝配式建筑重要組成一環的陶瓷衛浴企業,大家都在想方設法融入這一新興產業鏈條,甚至跨界大家居產業,讓自己成為產業鏈條上的一分子。但這樣會不會讓原屬于陶衛產品的市場空間消弭在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或是全屋定制、精裝整裝的創新潮中?對陶衛業而言,這真的是利于長遠發展的好事嗎?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沒有哪一種材料可以替代陶衛產品,所以陶衛行業一直以自我為中心扮演著打劫、跨界別人的角色。在擠占相關產業市場之后,不曾想“出來混、始終要還的”,陶衛行業又可能被其他產業擠掉未來。正如馬云所言,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精裝修房市場方興未艾,這種“消費升級”倒逼房地產企業或是與陶衛生產企業、家裝企業深度合作,或是以聯盟、自建、自產、投資等形式入主整裝產業,滲透到全屋定制品類之中。從越來越多家居建材企業涉足全衛、全屋定制,到萬科、恒大、碧桂園、綠地等國內知名大型房地產企業發力定制與精裝市場,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界限越發模糊,跨界融合越發深入。
全屋定制、大家居產業、裝配式建筑,讓陶衛企業越發清晰地感受到,產品到產業的層層拔高,產業到產品的逐級囊括包容,讓原本在家居建材市場有一席之地的陶衛產品,逐步納入了更廣闊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中。
陶衛企業固守的廚衛空間、地面裝飾等市場,因需鋪貼安裝服務的最后一環,方能彰顯陶衛產品的終極價值,存在的這個短板是被擠占市場空間的切入點。在國家住宅產業政策調整,消費者對住房需求升級的時代背景下,陶衛產品融入裝配式建筑的全產業鏈之中,使之更好地完成使命、扮靚家居,對陶衛企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之前,陶衛企業熱衷巴結房地產企業,與之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意味著工程市場豐收在望。企業本身也是在產品配套、產品鏈延伸、品質革命、創新等方面提升產品檔次和競爭力,使之更契合房地產市場或者說消費者需求。
現在,陶衛業融入裝配式建筑產業鏈中,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等消費升級需求,倒逼陶衛企業把產品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突出高端化、高品質、智能化、環?;?、個性化趨勢,并在產業融合中使得陶衛產品直接服務于裝配式建筑,間接服務于消費者。這就要求陶衛企業在產品創新領域圍繞消費者的需求下功夫,否則消費者將來使用后產生問題和投訴,反過來會影響裝配式建筑對陶衛產品的選擇。
就如同原來一篇文章要在紙媒發表,目的是打動讀者,但需先過編輯這一關,以至有了“不求打動讀者,但求打動編輯”這句話。兩個都惹不起,那就需全力以赴做好產品:“讓產品自己說話”贏來好口碑,創新制造更具性價比優勢的精品,迎合消費者個性化、大眾化需求和時代發展趨勢,滿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這些目標,陶衛企業背后的功課和功夫要做足、下足。
一滴水永不干涸的唯一方法是融入大海。陶衛產品固有市場可能會被擠壓侵占,若能融入整個產業鏈的大循環中,市場空間不是被擠掉,而是在擴展,陶衛企業要相信自己、相信未來。